屋頂水箱漏水殃及王先生家中。面對家中“水漫金山”之景,王先生認為全是物業公司的管理沒到位惹的禍。然而,在物業公司的指證下,法院審理發現,由于王先生先前對水箱附近的露臺進行過改造,而這一改造行為使得能暫時存放溢水的露臺的存水量大大減少,由此對溢水滲入家中產生了加速作用。因此在一審判決中,普陀法院認定,除了物業公司需承擔主要責任,賠償王先生各項損失共1.3萬元之外,王先生也必須為自己的過錯承擔次要責任。
王先生家住本市西區一新建住宅小區內。去年9月的一天,他下班回到家時突然發現門口積了一大攤水,開門后只見家中已成“澤國”,積水深度達幾厘米。他連忙進屋查看,發現原來位于自家房屋上方的水箱水位控制裝置失靈,造成房屋旁露臺積水且倒灌入家中。
據王先生回憶,當時他撥打物業的電話,卻一直無人接聽,直到4個多小時后才通過警方聯系到物業,并將水排干。但由于積水時間較長,幾天后家中的木地板出現開裂情況,墻面也開始發泡。王先生認為,這次的事件與物業公司對其所管水箱疏于管理存在直接聯系,事后物業又未及時、有效地采取應急措施,擴大了事故損失,故要求物業賠償自己各項損失費2.1萬元。
物業公司被告上法庭后,覺得十分冤枉。他們認為樓頂水箱溢水,從物業接到報修到水箱停止溢水只有不到15分鐘 時間,加上清理平臺積水的時間,總共也不超過30分鐘,完全符合物業管理服務規范要求。
此外,物業還反映王先生曾對該露臺曾擅自改造過,填高了露臺的地坪,使露臺能容納的雨水量比原設計量明顯減少。當水箱水外溢時,使露臺無法起到先前存水的作用,溢出的水很快就進入到了王先生家中。因此對于事件的發生,王先生也有一定責任。
法院審理后認為,原告屋頂上方的水箱水位控制裝置失靈,大量自來水外流,并流入原告房屋內,反映出被告物業公司在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被告對此應負主要責任。但從現場勘查情況看,原告王先生的確違反了物業管理條例,擅自抬高露天平臺,而這一做法與房屋進水事件也存在一定的關聯性。綜合考慮各方的過錯,遂酌情分攤了責任。
[法官提示]
物業、業主需恪盡職守
本市目前已進入暴雨高發期,樓宇的防汛工作也日益引起人們重視。但很多業主在裝修時往往對樓宇的排水防漏系統擅自進行改造,例如破壞防水層、加高公用露臺、改變落水管道位置等;有些物業公司則疏于對公用排水系統的巡護和維修,暴雨一來,不少業主家往往變成“澤國”,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和訴訟。對此法院提醒,業主在裝修新家時,一定要顧及大家的利益,避免糾紛的產生;物業公司也應當恪盡職守,加強對各類排水設施的檢查,發現問題,盡量及時維修。 <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