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重慶市有關方面獲得證實,該市相關部門昨日收到國務院下發的一份緊急通知,該通知要求重慶市暫停正在擬訂執行細則的"購房退個稅"政策。在國內多個房地產熱點城市官員陸續表態"不托市"的背景下,重慶的這一新聞,似表明"救樓市"風向正在發生微妙的改變。
重慶的"購房退個稅"之舉,當屬地方政府救房市的一種舉措。一段時期以來,全國各地救房市的措施多種多樣,除了"買房就是愛國"的號召,甚至還出現了高房價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長和控制人口素質"之類的奇談怪論,越來越使民眾覺得房市"水太深"。不管叫停退稅是因為涉嫌"地方政府不得越權救市"的相關規定,還是折射樓市制度導向風向有變,這種叫停都是一種理性之舉。
享受購房退稅者為每月繳納個稅特別是1000元以上個稅的富裕階層,他們買了房,可以折扣個稅,保護現有的高房價,這種政策在短期內可能會使商品房的成交量變得好看一些,但長久看,這一救市之策將會呈現"劫貧濟富"的馬太效應--房價降不下來,普通老百姓還是買不起房。富人群體買房退稅,窮人仍然不敢輕易下手買房,這如何能擴大內需,如何能將房市真正回暖?
真正要救房市,就要認識到當今之房市是前段時期房價非理性上漲埋下的"定時炸彈"正在爆發。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需出臺新政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具體地說,應通過制度的約束力與強制性使房地產商將成本構成和盤托出實話實說,明碼標價該降則降,使房價如民眾期待的那樣公平、透明、合理、穩定,這樣才能重塑公眾的購房信心。
今天網上有一組耐人尋味的圖片,網友拍到的"最牛"售樓部,簡陋得像公廁,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可是面對房子爛在手里賣不出去的窘境,除了指望政府來救市,房產商難道就毫無作為嗎?為什么不能主動降價以適應市場需求?叫停退稅傳達了一個信號,房市新政要能讓普通百姓真正受惠,這樣才能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早日健復",讓住有所居的目標早日變成現實。
這樣看來,叫停退稅才是真正的"救市"、長遠的"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