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本報報道了購房者投訴上東國際為了促成交易,在答復首付款期限延至三個月的要求時誤導消費,要求開發商退還定金一事。近日,數位熱心讀者來電,揭發一些開發商在銷售過程的慣用貓膩,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再重蹈覆轍。 案例1:苦等數年才簽約 數年前,阿燕(化
6月18日,本報報道了購房者投訴上東國際為了促成交易,在答復 首付款期限延至三個月 的要求時誤導消費,要求開發商退還定金一事。近日,數位熱心讀者來電,揭發一些開發商在銷售過程的慣用貓膩,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再重蹈覆轍。
案例1:苦等數年才簽約
數年前,阿燕(化名)在東城某樓盤交了一筆前期定金,購買了一套小公寓,然而間斷多年后才真正簽訂正式買賣合同。
當時項目只挖了地基,由于是知名開發商,所以沒有多想就交了定金。 阿燕表示,不久項目停工了,事后業主們多次找開發商給解釋,但是一直沒有下文。
阿燕表示,直到去年簽訂正式合同后,壓在心頭多年的大石總算放下來了。 其間一直在擔心,這定金了不是打水漂了。曾經多次找過商家要求退定金,結果都是石沉大海,總是盼不到頭,大家買房千萬不要亂下金。
案例2:交定金喪失主動權
許多消費者在購房時,一般只是看房問價,而不注重看合同,因此當購房者交完定金后,準備簽約時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
張先生介紹,購房前只想著趕緊找套心水房,只要價格合適就行,從來根本沒去想合同的事。
之前一位朋友在世博附近看中一套房并交了定金,可當他準備簽訂正式合同時才發現,合同中描述的違約金異常模糊,只標明延期交樓按總價的0.1%賠償,卻沒注明是按日、按月還是按年賠償。 張先生介紹,當要求注明合同違約條款時,對方以統一格式為由拒絕,且聲稱不簽約視為自動放棄該套房,將不退還定金。
專業人士:購房時需警惕陷阱
針對 定金 糾紛的頻頻出現這一現象,專業人士認為,很多時候是開發商不守誠信在先,用定金設套騙取購房者錢財;也有是雙方都不太懂法,自設定金規則,而消費者交定金太隨意,結果造成糾紛事件。開發商要不要退定金,主要是看文字協議,所以回頭承諾是沒有用的,必須形成文字才有效。如果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開發商存在欺騙或欺詐行為,通常情況下定金是很難退的。
另外,在交納定金時,消費者沒有同時得到應有的服務。只有到樓盤正式售樓或簽約時,才能具體得知服務的內容,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后果嚴重。所以消費者購房時不要過于相信開發商,警惕性一定要提高。
6月18日,本報報道了購房者投訴上東國際為了促成交易,在答復 首付款期限延至三個月 的要求時誤導消費,要求開發商退還定金一事。近日,數位熱心讀者來電,揭發一些開發商在銷售過程的慣用貓膩,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再重蹈覆轍。
案例1:苦等數年才簽約
數年前,阿燕(化名)在東城某樓盤交了一筆前期定金,購買了一套小公寓,然而間斷多年后才真正簽訂正式買賣合同。
當時項目只挖了地基,由于是知名開發商,所以沒有多想就交了定金。 阿燕表示,不久項目停工了,事后業主們多次找開發商給解釋,但是一直沒有下文。
阿燕表示,直到去年簽訂正式合同后,壓在心頭多年的大石總算放下來了。 其間一直在擔心,這定金了不是打水漂了。曾經多次找過商家要求退定金,結果都是石沉大海,總是盼不到頭,大家買房千萬不要亂下金。
案例2:交定金喪失主動權
許多消費者在購房時,一般只是看房問價,而不注重看合同,因此當購房者交完定金后,準備簽約時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
張先生介紹,購房前只想著趕緊找套心水房,只要價格合適就行,從來根本沒去想合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