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房房價的不斷攀升,一些精明的購房者開始將購房眼光轉向二手房市場。不過,雖說同是房屋買賣,但二手房交易不論是貸款政策、所需繳納稅費等均與新房交易不盡相同。那么,與新房相比,二手房交易過程中究竟有哪些不同之處?購買二手房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推薦閱讀:
二手房交易流程
二手房屋買賣交易流程全知道
史上最全的二手房交易流程
問題一:
二手房標價不等于實際購買價
一套總價為80萬元的新房,購房者最終買到手需要支付的購房款也就是80萬元,這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就已經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若是一套標價同樣為80萬元的二手房,購房者是不是只要拿出80萬元就可以買到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與新房不同的是,除房價本身外,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還需繳納各項稅費,如果是通過中介完成交易的還涉及有中介費等。據了解,目前在二手房市場上,幾乎所有賣家開出的都是“凈價”,房屋交易過程中所需繳納的一切稅費甚至是中介費都被賣家轉嫁到買家身上,賣家只收“凈價”不管稅費,已成為當前二手房市場的潛規則。
以一套標價為80萬元的二手房為例,所有稅費和交易費用全部加起來共計10.92萬元。也就是說,選擇購買這套二手房買家所需拿出的費用是90.92萬元而不是80萬元。
購房提示:在選擇購買二手房時,購房者一定要了解清楚,房屋交易中所產生的其他費用具體由誰承擔,以免在后期交易過程中吃“啞巴虧”。
問題二:
二手房貸款額按評估價計算
市民周女士準備購買一套標價為78萬元的二手房。根據自己對貸款政策的了解,周女士認為自己只需準備30%首付即可。然而,在辦理二手房貸款過程中,周女士卻被告知,由于其購買的是舊房,實際貸款額度只能按照房屋總價的80%來計算。也就說,周女士購買這套二手房所需支付的首付應為34.32萬元,而不是其預想的23.4萬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貴陽二手房市場中有很多購房者都是通過貸款方式購房,但大多數人對二手房貸款政策卻并不是很了解,從而導致后期申請貸款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
據了解,雖然二手房貸款與新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均完全一樣,但與新房貸款的首付款按照購房時的市場價作為參考不同,二手房則是按照評估價來計算貸款額。在申請二手房貸款時,銀行一般要先對房產進行評估,評估值一般都要低于市值。銀行在放貸時取合同價和評估價兩者之間的低值為基礎,再乘以貸款成數,即為房產的最高貸款額度。據了解,房齡在1998年以后的房子,申請二手房貸款時,能夠享受到七成貸款成數。1998年以前的房屋,貸款成數則相對較少,年限不同成數也不盡相同,具體要視房齡而定。通常,二手房評估價大多為市場價值的80%—90%,房屋年限越長,評估價則越低。像周女士看中的這套標價為78萬元的二手房,如果按照80%的市場價值計算,評估價則為62.4萬元。如果按照貸款首付三成計算,首付款為187200元,加上成交價與評估價的差額15.6萬元(78萬元——62.4萬元),周女士通過按揭貸款方式購買這套二手房,則需要準備34.32萬元的首付款。
購房提示:如果您是準備通過按揭方式購買二手房的市民,在購房前一定要找銀行有關部門了解清楚自己究竟能貸多少款?應準備多少首付?千萬不能在未了解清楚情況前即盲目下定。
問題三:
貸款額度直接掛鉤房齡
與新房無房齡限制不同的是,銀行對于二手房房齡有著較為嚴格的限制。換言之,二手房房齡與貸款額度是直接掛鉤的,房齡越老,貸款額度越低。一般房齡較老的二手房,在銀行申請貸款的難度也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