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委專業小組就“城中村”改造情況開展視察。市國土房管局局長謝曉丹在匯報時介紹,《關于廣州推進“城中村”(舊村)整治改造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擬與“三舊改造”等文件一并以市委、市政府名義,預計在12月上旬正式出臺。據介紹,實施意見明確了總體工作目標,計劃用10年時間基本完成138條“城中村”的整治改造任務。
整治改造模式分兩類
謝曉丹透露,《實施意見》明確了總體工作目標: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138條“城中村”的整治改造任務,其中位于重點功能區的52條全面改造的“城中村”計劃用3~5年時間完成改造,有9條“城中村”要在亞運會前完成清拆。
謝曉丹介紹,《實施意見》將整治改造模式分為兩類:一是全面改造類,即對位于城市重點功能區的52條“城中村”,將合力整合周邊土地資源,以整體拆遷重建為主實施全面改造。第二是綜合整治類,對位于城市重點功能區外,但環境較差、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的86條“城中村”,在基本不涉及房屋拆遷的基礎上,以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環境、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為主要內容,清拆違章、抽疏建筑,打通交通和消防通道,使環境、衛生、消防、房屋安全、市政設施等方面基本達到要求。
拆遷面積超基準可補錢
謝曉丹介紹,拆遷補償安置政策在《實施意見》中也得到明確:實行復建補償、貨幣補償等多種補償安置方式,對合法面積實行“拆一補一”。據介紹,允許區和村依實際確定拆遷補償基準面積,村民的拆遷房屋建筑面積不足基準面積的,允許村民按成本價補交差價的基礎上,按基準面積予以補償安置;超過基準面積的部分按建設成本價貨幣補償。復建安置房建設將實行村民自住房屋與經營性租賃房屋另址分開建設的方式。
獵德村
村民自定安置房土地性質
“村民的安置房能否進行買賣?”在昨日的視察中,有代表提出了安置房的土地性質問題。謝曉丹透露,安置房所在的地塊一般是集體用地,其他城市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村民的安置房均轉為國有土地。廣州“城中村”改造的過程中嘗試了一種新的做法:由村民自己選擇安置房的土地性質。
“村民可以自己決定安置房轉為國有土地或者繼續保留集體用地的性質。”謝曉丹表示,這種嘗試在獵德村的改造中第一次使用。據了解,安置房轉為國有土地和保留為集體用地對于村民來說各有利弊。轉為國有土地后,便可獲得房產證,上市買賣,但住宅用地的使用期限只有70年。但如果保留為集體用地,則不能買賣,但所有權歸村民。
據獵德村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村獲得補償面積最大的一戶有2000多平方米,如果改為國有土地性質,按照目前珠江新城的房價,該戶村民的身家將高達4000多萬元。
林和村
林和村改造將提高容積率
“林和村提高改造容積率的要求,政府部門要盡量滿足。”昨日的視察中,針對林和村提出上調容積率的請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慶強表示,林和村為廣州城市建設作出了巨大犧牲,“當年建火車東站、中信廣場都征用了林和村的地,現在更不能讓林和村的百姓吃虧”,因此他建議市國土和規劃部門盡量滿足該村的要求。
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經研究已經基本同意通過微調容積率的辦法增加復建房的面積,但具體調整到多少還需要重新測量和審核。據悉,上一份改造方案中復建房的容積率為5.69。
獵德村民亞運前回遷
天河區政府有關負責人匯報時介紹,去年1月獵德村復建安置房工程正式啟動。目前,獵德村復建安置區總共37棟高層建筑已有33棟封頂,到本月底將全部封頂。預計2010年亞運會開幕之前,獵德村民將全部回遷入住復建安置房。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在亞運會之前完成天河區冼村、新塘、林和村的舊村拆卸工作。目前各村正按計劃有序開展。天河區力爭在亞運會之前完成冼村、新塘村、林和村的舊村整體拆卸,5年內完成獵德村、冼村、新塘村、林和村、石牌村、石東村、棠東村和棠下村的整體改造。
新塘村改造村民未投票
據介紹,新塘地區改造包括新塘村和新塘公司的整體改造。新塘村和新塘公司的集體物業及村民住宅測量、統計工作已完成,正在編制規劃方案和經濟預算;村和公司班子分別制定了《新塘“城中村”改造安置補償方案》(草稿),現正在村民、倂民中組織討論。
對此,市人大代表陳雪發問:“‘城中村’改造是村民自愿還是其他方式,新塘村的村民反映,政府在村民還沒投票通過的情況下就啟動了改造?”該負責人回應說,新塘“城中村”改造要先測量獲得有關數據,再制定整治方案和資金補償方案,目前改造還處在測量摸查階段,并未進行到村民投票工作。他表示,拆遷改造要以尊重村民意愿為原則,“房屋是私人的,動員、發動的過程不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