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住宅市場連環積壓
而住宅市場卻出現“被動性積壓”。2007年為了抑制日趨嚴重的囤積土地、捂盤惜售及不斷涌現的投機行為,政府在規范土地市場的同時,出臺了第二套房貸政策,市場成交隨即出現萎縮。進入2008年,DTZ戴某梁行所監測的全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市場調整也較為明顯,成交量同比下滑46%,萎縮程度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些城市商品住宅價格整體回落幅度達到13%。
DTZ戴某梁行表示,以北京、廣州、上海三大一線城市為例,由于較早步入調整,價格回落相對較為充分,近期市場運行得到了成交量的有力支撐,較好地消化了部分庫存。上海目前的存量商品住宅約300多萬平方米,如果每月成交量約79萬平方米,消化這些市場存量需要4個月時間。北京、廣州兩地,預計未來消化存量的時間都在5個月左右。由于成都、廈門、長沙、沈陽、武漢等二線城市調整略晚,調整尚需時日,庫存消化預計需要16個月左右的時間,整體庫存壓力較大。
DTZ戴某梁行中國區綜合住宅服務主管蔣尚某認為,今年房地產市場將面臨樓市消化“庫存”壓力。但從去年9月起,央行結束長達2年零4個月的信貸緊縮,在短短3個月時間就將存貸款利率恢復到信貸緊縮前的水平,在降低購房成本的同時,不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為消化現有新建商品房庫存,各地出臺放寬第二套房貸等樓市新政以鼓勵改善性需求釋放,穩定住宅市場發展。
與此同時,去年新房的開工量為1762萬平方米,比2007年上升了8%。而今年新房的成交量估計可上升三成,也就只有1200萬平方米左右。這也意味著今年又會有500萬平方米的新增積壓。到2009年底,預期市場上推出未售及達到預期標準而未推的商品住宅房源將至少達到2000萬平方米。為此,專業人士認為,目前成交的回暖改變不了房價調整的趨勢,同時也改變不了供大于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