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居二年即可自行離婚”。
這種認識û有法律根據。因為離婚是配偶雙方依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只能到民政部門協(xié)議離婚或到法院訴訟離婚,此外û有其他途徑。同時,民政部門和法院認定離婚的法定標準是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這要從夫妻雙方的婚姻基礎、婚后感情、離婚原因、有無和好可能等諸方面綜合認定,是否分居只是其中的一個參考因素。
二、“先提出離婚會吃虧”。
...
一般民事案件審結時,訴訟費用由敗訴的當事人負擔。雙方都有責任的,由雙方分擔。但是離婚案件審結時,訴訟費用的負擔,則由人民法院視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當事人根據人民法院的決定,負擔訴訟費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的規(guī)定,離婚案件的訴訟費用為10元至50元。涉及財產分割的,財產總額不超過1萬元的,不另收費;超過1萬元的,超過部分按1%交納。
離婚案件的訴訟費用,由原告預交。預交確...
對華僑之間的離婚訴訟,基本上應以其共同住所地作為確定管轄權的依據,我駐外使領館和我人民法院原則上不受理此類離婚訴訟,但下述情況例外: ①在國內結婚后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或國籍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雙方回國要求人民法院處理的,可由原結婚登記地或被告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 ②雙方在外國結婚并定居的華僑,如所在國法院以當事人的國籍為由拒絕受理其離婚訴訟,雙方...
知識產品的經濟利益體現在其使用過程中,知識產品在完成以后被使用以前,究竟能給權利人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同時知識產品作為一種所有權的客體,受法律保護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了法律保護的期限,就進入了公共領域,不受法律保護,也就不能為創(chuàng)作者帶來經濟利益。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在離婚中須以夫妻共同財產來進行處置的知識產品是指,已經創(chuàng)作完畢尚δ投入使用取得經濟利益,或者雖已使用但尚&de...
2004年5月15日,一對自稱夫妻的男女來到法庭咨詢離婚事宜,通過談話了解到,此二人于1989年舉行結婚儀式而同居生活,并生育有子女,雙方一直δ辦理結婚登記,二人現年均在35歲以上,但此二人稱û有戶口,故亦無身份證件,現雙方感情不和,就離婚事宜已協(xié)商一致,特起訴離婚,請法庭給予辦理。
鑒于欲訴離婚的雙方均無戶口等身份證明,二人的身份是否合法亦不明,故對此案法院能否受理存有不同認識。
一種...
一般的離婚案件都是兩個人的事,û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先例,但有這樣一個案例,王某(男)與李某(女)系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由李某之叔出資購買一輛價值20萬元的運輸車輛,并以王某的名義入戶,該財產的實際所有人為李某的叔叔。現王某起訴要求與李某離婚,并以該車為夫妻共同財產要求分割,案件審理中李某承認該車系其叔叔的。此案在審理過程中,李某之叔以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為由向法院寫出申請要求以第三人的身份...
案情 :
原告 : 趙某,女
被告 : 郭某,男
2003 年6月25日,原告趙某與被告郭某經人介紹認識后,于同年7月22 日在鄭州市中原區(qū)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結婚。二者均系初婚,婚后雙方感情尚可,但常因日常生 活瑣事發(fā)生爭吵,甚至偶爾打鬧,婚后雙方無生育子女。2003年9月份,原告懷孕。 2004年5月份原、被告開始分居。2004年5月9日原告趙某以雙方感情破裂為由向鄭州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
一般民事案件審結時,訴訟費用由敗訴的當事人負擔。雙方都有責任的,由雙方分擔。但是離婚案件審結時,訴訟費用的負擔,則由人民法院視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當事人根據人民法院的決定,負擔訴訟費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的規(guī)定,離婚案件的訴訟費用為10元至50元。涉及財產分割的,財產總額不超過1萬元的,不另收費;超過1萬元的,超過部分按1%交納。
離婚案件的訴訟費用,由原告預交。預交確...
離婚是夫妻雙方依法按照法定條件和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行為。
離婚是一種法律行為,不是人們的任意行為。只有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的存在,才談得上離婚。凡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即可離婚。
律師在辦理離婚案件中應注意下面幾點內容:
一、要全面了解婚姻狀況及離婚理由,律師在辦理離婚案件時,首先要了解當事人的婚姻狀況,是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還是無效婚姻、同居關系等婚姻情況。不同的婚姻狀況訴訟方案是...
俗話說“理不辯不明”。訴訟也是如此,雙方的觀點誰是誰非,不僅要證據的支持,而且還需要明晰的語言將自己的主張進行歸納和總結以及用有理有據的語言指出對方錯誤觀點,以求得法院的支持。這個過程,就是法庭辯論。法院調查階段結束后,就進入了法庭辯論階段。
離婚案件一般有三個爭議焦點,即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及誰是過錯方、子女撫養(yǎng)、財產分割。
一、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及誰是過錯方的辯論
庭審辯論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