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38條城中村,棲身其中的除了外來暫住人口及當地農民外,還有不少具有“居民”身份的居民。他們持有的房地產證是紅色的,而農民的房子則持有宅基地證。由于他們持有的房地產可上市交易,居民具有更多置業選擇。一些與父母同住的花地村后代因面積不多而需另覓住處,如何選擇置業?本報記者采訪兩位受花地村拆遷影響的年輕人,并請中介人士為他們度身定做置業大計。
主角:黎小姐(28歲,外企職員)
個人情況:在花地村居住的非村民,在芳村居住已有數年,對芳村有著深厚的感情,目前與父母一起居住。
置業需求:尋找原居住地附近并且靠近地鐵的樓盤,可承受的價格在6000~7000元/m2左右,因要照顧父母,要求樓層要低,最好在一樓。
合富置業專家建議:老年人對物業要求與年輕人有所不同,兒女在購房前需了解清楚老人的需求,應選擇一些周邊環境清靜、生活配套完善、交通方便的物業。樓層適宜在1~3樓。像黎小姐這樣的年輕置業者要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選擇適當的物業,同時要考慮日后上下班方便。目前符合黎小姐要求、靠近地鐵口的樓盤有東鵬花園、紫蘭苑、康乃馨苑等,而且有些樓盤價位稍低,較為經濟實惠。
主角:張先生(31歲,IT業職員)
個人情況:張先生是花地村村民的后代,最近結婚自組家庭,打算另置物業,現同父母居住在花地村。
置業需求:張先生新婚,急需尋找兩房電梯樓單位。考慮到要照顧父母,因此尋找花地村附近的樓盤。另外,考慮到日后孩子的教育需求,名校周邊的樓盤較好。
合富置業專家建議:年輕人如購房自住,可把第一次置業作為升級置業的跳板,應選擇一個交通方便、生活配套齊全的物業。另外,準家長族在購房前應先作好預算,根據個人資金的承受能力而制定購房目標。由于現時小孩讀書費用甚高,若經濟能力有限的置業人士,可選擇購置一些樓層稍高,總價相對較低的二手物業,或采用購房,且貸款年限稍長一些,這樣可減輕月供壓力。目前,符合張先生要求的有翠竹苑 、紅棉苑、合興苑等。
弄清物業產權
城中村“淘金”
弄清物業產權
舊村改造帶來商機多多,由于二手房權屬問題復雜多樣,購房前可以通過查冊規避部分風險,包括查證該出售的物業產權是否清晰,是否可以正常上市交易,有否被法院查封被抵押等背景資料。該環節對買家是非常關鍵及重要的,買家應向業主或中介公司問清楚該房屋產權問題的查證具體情況,最好保留一定的依據證明。